我以16、17世紀為例,當時的歐洲軍隊几乎全是僱佣兵,也就是去當兵的人,基本上都是自願的。 當然自願者中也是有分,其中有一批人是因為沒飯吃而入伍(30年戰爭加上小冰河造成食物欠收),那些人在元帥眼裏,也只是砲灰;自願入伍,長期從事戰爭的職業老兵,才是軍隊中最寶貴的遺產。 在當時的普通人眼裏,這些職業老兵多半有些反社會人格;因為他們不願意從事正經工作,比如從事工商或農業,卻跑去從事暴力職業,而且樂此不疲,如一位西班牙士兵對他的軍官說:「老子就是不想種田才來當兵,你現在卻叫我挖土(挖戰壕)」,然后,那些士兵就造反了。 在戰斗力那本書的前面,也提到美國綠扁帽中,家暴事件是高於一般美軍的;論殺戮那本書也提到,長官眼裏的那種優秀士兵,他們對殺人、暴力行為比一般人更不排斥。 好士兵、好軍人不代表學歷或智商就比較高,德3子陸軍夠會打吧,他們提拔軍官的標準,不會把學歷、智力測研究、考試成積放在第一順位,而是領導力、勇氣(性格堅定、遇壓力不崩潰)、格性果決放在第一順位,這些特質在戰鬥力、任務指揮導向兩本書裡被反複強調。 所以某些網友認為,會唸書的社會菁英=好士兵,會不會對好軍人有太多誤解?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22041219N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web-ptt.org.tw), 來自: 223.137.7.1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org.tw/Military/M.1697862335.A.D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