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ur.com/QrfLewa KG CFA3 這台是ang的試作機,巡迴演出中 我聽了大概一個禮拜,中間有多次調整 PC 到 DAC 間的器材配置 簡短的寫一下純聽感 聽感都是和 Dynahi (BJT) 做 ABT,耳機用 T1 2nd 跟 HD650,全平衡系統,熱機三小時 DAC 用 ADI-2 PRO FS R Black Edition 耳機在兩台擴大機上音量以 MiniDSP EARS 做 1KHz 對齊 CFA3 輸出有兩種模式可以切換: Supersymmetry (SS) 和 Zero Feedback (ZF) https://imgur.com/fyTIhnI 據 ang 的說法,這兩者的差異在於 SS 架構前端跟 Dynahi 一樣,而 ZF 沒有整體負回授 音量差異我以儀器測量,SS 比 ZF 小聲,需要再補級進音量旋鈕兩小格的音量 CFA3 SS vs. Dynahi 因為架構相似,這兩個的音色確實很接近 性能上都是結構很完整的聲音 而 Dynahi 的音響性能在層次和細節上高了一階 CFA3 SS 更暖一點人聲的結像更龐大一些,流暢度比 Dynahi 好一點 一些比較簡單的pop/jazz音樂情感鋪陳更優秀 也許拿來補人聲的暖度蠻適合的,音色也不會過於偏頗 CFA3 ZF vs. Dynahi ZF 的聲音形體像是抹開或是暈開的感覺 聲音密度更高一些,色彩偏白,犧牲一些透明度和層次 沒有 SS 稍微偏暖的感覺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 SS 另一個要提的是底噪 高阻耳機 Dynahi 和 CFA3 都沒有問題,但在低阻高敏的耳機上會有可聞底噪 以 Grado GSK 這支低阻高敏的耳機來做測試 Dynahi 會有類似 white noise 的固定音量底噪,不會隨音量改變 CFA3 SS 會有比 Dynahi 更大聲一點的底噪,也是類似 white noise CFA3 ZF 底噪非常小聲,幾乎不可聞 不過這台 CFA3 是 prototype,等成品出來再看看底噪特性是否相同 有空再補測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web-ptt.org.tw), 來自: 114.39.194.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org.tw/Headphone/M.1694956333.A.205
ang728: 切換大小聲主要是我gain還沒有完全對齊的關係lol 09/17 21:20
amdvega: 推 09/17 21:30
whydan: 讚啦,ANG棒棒 09/18 07:31
iitze: 推 09/18 09:59
odanaga: 推 09/18 10:42
ATrain: 有沒有富二代要包養 09/18 10:42
luke417: 推心得 09/18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