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swyn (Oswyn)
標題Re: [閒聊] 電腦的獨立聲霸卡怎麼不是主流了?
時間2024-06-04 21:02:50
: 推 twodahsk: 2b實在是太明顯了,好比YT的首播跟實際影片音質就不一樣 06/04 14:44
: → twodahsk: 我好幾次聽YT的THE FIRST TAKE首播就會碰到某些細節很不 06/04 14:45
: → twodahsk: 明顯的問題...聽後來放出的實際影片就不會 06/04 14:46
: → twodahsk: 不過YT首播的好像是144?不是很懂,我只講講自己的經驗 06/04 14:48
4滴,不過直播應該是 140
這個原因很複雜,從我這個外人從外部觀察
主因是 YouTube 工程師懂寫程式,但並沒有深入了解
數據、編碼、音質間的交互影響
原先水管只是用戶上傳影片,觀眾播放影片的平台,Audio/Video 問題相對單純
在導入直播
(Live Streaming)後問題變複雜了
但水管在 Audio 這塊只是以水管邏輯簡單處理,不如 Video 用心
※ 以下內容主要只關注 Audio coding format/encoding 問題,忽略 Video...
只看 HD↑的預設 Stereo audio format,不管低解析 Video's 低碼率 audio
眾知,44.1 kHz 是聲音數位化後的折衷選擇,配影片還是 48 kHz 比較好
經過初期,YouTube Video 的預設 Audio 編碼最終選擇了
48 kHz
Opus (VBR)<=
160 Kbps =
opus(251)
但引進直播後,直播 Live Stream 的 Audio 編碼預設卻一國兩制選擇了
44.1 kHz
AAC(LC) 128 Kbps =
aac(140)
這有一些好處,AAC 的 Real-time encoding
low-latency
這也是為什麼藍牙耳機一般都支援AAC
44.1 kHz 也比 48 kHz 數據少,能更快處理、更快送出,這同樣也能減少
直播延遲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水管應該是為了壓低
min-直播延遲才做了這個怪選擇
※
BUT
Live Stream 直播完後,能被轉成
Archive live streams
而一般上傳的
Video(含預上傳)現在也能開啟為 Live 變成
Streaming 播放
所以一般來說 直播完
aac(140) 會被轉成
opus(251) 及其它格式
上傳的 Video 也會被轉成預設的
opus(251)、
aac(140) 及其它格式
影響很大的一點是上傳的音質
有損 Encoder 基本上都是,餵越精確的數據,計算出越優的結果
輸入無損或高碼率的數據,會得出較佳的結果
無損&高碼率數據,包含更多的
S訊號,較少的
N噪聲與
D失真
低碼率包含更多的失真與噪聲,這些失真與噪聲會被當成輸入訊號進行計算
※
THE FIRST TAKE 應該都是預先上傳,開啟預定直播
所以首播倒數完,開始播放的 Audio 會是
aac(140) 128 Kbps
因為這算是
直播 不管是否檔已經上傳都是算直播,直播會選
aac(140) 128 Kbps 播放
首播完才打開影片或 F5 更新影片,Audio 會播放
opus(251) 160 Kbps 因為是播
影片
不管上傳者或直播者,上傳或直播到水管的音質再好
Live 模式的預設就是
aac(140) 128 Kbps,有沒有道理?水管邏輯就是如此
所以
預先上傳音質佳的話,
首播會是殘廢的
(真實的Live感),要重播的音質才會正常
※ 線上追番也是同樣
●A-1 木棉花在水管的首播
aac(140) 128 Kbps
https://i.imgur.com/sf3Ro9Z.png
○A-2 同集差不多時間點的播放
opus(251) 160 Kbps
https://i.imgur.com/n4LVeQ6.png
●B-1 另一個例子的首播
aac(140) 128 Kbps
https://i.imgur.com/uU0drGZ.png
○B-2 對照
opus(251) 160 Kbps
https://i.imgur.com/Zc94bnt.png
○A-2 vs ○B-2 明顯壓縮品質不同,
opus(251) 160 Kbps 砍掉了 20 kHz 以上的數據
但 ○A-2 保留了更多底噪
(數據完整性), 16 kHz 以下的底噪也更一致
所以雖然
aac(140) 128 Kbps 砍掉了 16 kHz 以上的數據
但 ●A-1 16 kHz 以下的完整性明顯比 ●B-1 要好很多
(有非常多不平順的塊狀)
※
不管 TFT 或是木棉花新番,上面都是上傳的檔案
品質還不錯的例子
只要上傳的是無損或高碼率有損,Sample rate 是 44.1、48、96 kHz 都不會是大問題
但最糟糕的狀況是,上傳或直播的音質不佳
一般影響最大的是直播,因為直播的預設是 aac(140) 128 Kbps
●兔兔族長今天的直播
aac(140) 128 Kbps
https://i.imgur.com/ejFK34v.png
16 kHz 以上空空
○東巴族長昨天的存檔
opus(251) 160 Kbps
https://i.imgur.com/hAC7cgG.png
16~20 kHz 有東西,但都只是垃圾
這些都跟
訊號相關的失真,沒有包含
聲音、樂理相關的訊號
訊號強、這些失真就強,訊號弱、這些失真就跟著弱,跟著跳的
Aliasing Artifact
WHY?
在觀察、比對了無數的 YouTube
Live &
Archive 的音頻資料後
個人推測
Archive 的轉檔 Source 是
Live 的 aac(140) 128 Kbps 存檔
而不是直播者的
原始上傳數據
由局外人看,最大的可能是,直播下線後 YouTube 在後台批次轉檔
AAC to Opus encoder,內建的
SRC(Sample rate Converter) 是低音質的效率型
在 Source 低碼率的狀況下,低品質的 44.1 to 48 kHz SRC 加上轉碼
產生了一層失真噪聲
所以 Live Streaming 跟 TFT 的狀況相反,重播的 Archive 音質變差
但要說嚴重也還好,峰值 -85 dB 上下,平均 -100 dB 左右
聆聽環境跟設備不錯影響才會明顯,不然這些東西並
不突出
只是這個問題也能發現,YouTube 對音質這塊沒什在關心,有聲不會嗶嗶啵啵就及格了
不過如果是烤肉面的話,個人會建議
直播的音檔最好抓
aac(140) 128 Kbps
而不是帳面碼率比較高的
opus(251) 160 Kbps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ミ‵ω′)\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web-ptt.org.tw), 來自: 220.136.208.6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org.tw/C_Chat/M.1717506172.A.DF0
推 devidevi: 先推,不然被笑說看不懂,我也是這麼想的 06/04 21:09
推 cjejvm: 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原來直播的音質這麼差哦 06/04 21:10
推 sasmwh561: 我也是這麼想的 06/04 21:11
推 palapalanhu: 看不懂 06/04 21:18
推 kuninaka: 推專業文 06/04 21:18
推 logstar11: 所以同樣都是預上傳的直播 yt後台就是把所有codec都先 06/04 21:20
→ logstar11: 壓好 然後再根據直播或是一般狀況給你type嗎? 06/04 21:20
→ logstar11: 原本看完文章誤以為是140先壓一次 結束後存成251時又壓 06/04 21:20
推 logstar11: 好 感謝 另外想問 像真的直播這種原檔就很差的狀況 06/04 21:30
→ logstar11: ytdlp這類的預設best參數 有辦法判斷到這些嗎? 06/04 21:30
推 Apasiri: 台全最的包養SD上線啦! 06/04 21:30 推 phoenixzro: 理解成直播、首播和存檔會不會比較好分 06/04 21:32
推 emptie: 學到了 06/04 21:32
→ labbat: 不要拿youtube的索引來講好不,那都是會變動的 06/04 21:39
推 tomalex: (′・ω・‵) 懶人包是看重播比較好嗎 06/04 21:42
→ spfy: 是換個平價的耳機當作沒這回事 看直播一起聊 (′‧ω‧‵) 06/04 21:46
推 litidi: 現在包養網都這麼直接嗎 06/04 21:46 推 extemjin: 所以抓水管的影片音訊要抓opus比較好? 06/04 21:47
→ tomalex: (′・ω・‵) 主要是問 像是動畫頻道這種 我都看隔天的 06/04 21:48
→ tomalex: 平常歌的影片應該都是聽普通上傳的 06/04 21:48
推 logstar11: 了解 感謝 06/04 21:48
推 roseritter: 推 06/04 22:00
推 Merzario: 歐美包養真的很平常嗎? 06/04 22:00 推 abadjoke: 果然跟我想的一樣 06/04 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