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eurl.cc/OGl47X 去年美國阿肯色州有個家長聲稱他的小孩在12歲開始因為遊玩太多遊戲 導致沉迷、自閉、暴怒而且每個月至少花350美在遊戲上不願運動重達300磅等等 一口氣告了微軟、UBI、估狗、R星、任天堂、Epic 等廠商 利用「成癮心理特徵」的商品禁錮住孩子 這個案子似乎在本周於當地法院遭到駁回 https://reurl.cc/przMn8 除了開發商律師稱早在美國2011年的最高法院訴訟就證明遊戲是藝術載體應受 言論自由保障外,"遊戲太好玩"從來不是他應該被禁止的原因 https://www.aboutlawsuits.com/video-game-addiction-lawsuits-developers/ 訴訟文件內提到的很多可怕的令人沉迷的因素,在玩家跟開發者眼中 是原本就該做好的東西,如提到COD槍枝解鎖機制、精緻真實的遊戲畫面跟快節奏戰鬥 導致多巴胺提升成癮、麥塊詳盡的社交功能讓孩子流連在遊戲上忘記現實社交、GTA5 無數的目標、挑戰讓玩家不願停下來至今都在銷售排行榜上等等 不是我不會教小孩都是遊戲的錯.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web-ptt.org.tw), 來自: 61.228.242.1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org.tw/C_Chat/M.1711584803.A.184
LABOYS: 想到胖子去告麥當勞的事情 03/28 08:14
LABOYS: 遊戲縮圖是PS手把,但看了內文它沒告索尼啊 XDD 03/28 08:15
LABOYS: @新聞縮圖 03/28 08:16
reader2714: 索粉 03/28 08:17
digitai1: 要看各家了 我看三個新聞來源說的廠商好像也沒很一致 03/28 08:17
ejoz: 包養平台不意外 03/28 08:17
digitai1: 我在第二篇才看到有任天堂 第一篇把微軟跟動暴分開 03/28 08:17
lolic: https://i.imgur.com/W8dxkrb.jpg 03/28 08:18
storyo11413: iwin:ACG讓小孩性化傷害現實 該套用兒少法處罰 03/28 08:19
Hsan: 啊?GTAV在美國遊戲分級不是17+嗎 03/28 08:25
Hsan: 給自己12歲小孩玩17+遊戲然後告遊戲廠商? 03/28 08:25
FishRoom: 覺得包養網EY嗎 03/28 08:25
egg781: 典型的自己不教小孩 03/28 08:27
watwmark: 典型的 都是they的錯 家長 03/28 08:28
Hsan: COD應該也都是M(17+)吧 讓自己小孩玩這類遊戲怪遊戲廠商 棒 03/28 08:28
jerryelly: 父母失職,應該將小孩送寄養家庭 03/28 08:30
WongKarWai: 這已經不是恐龍家長可以形容的了 03/28 08:36
KsiR: 包養網站葉配啦 03/28 08:36
kkksteve: 算了,這種的叫他不要生就會開始跳針亂罵,都別人的錯 03/28 08:44
mkcg5825: 不會教就不要生 03/28 08:44
edwinrw: 照這家長的想法東西太好吃讓我胖也能告 03/28 08:50
carkyoing: 反觀某島,圖片畫太可愛應該禁止 03/28 08:52
leo125160909: 美國告贏大公司是可以一夜致富的,會有人嘗試很正常 03/28 09:06
peoples: 記者收了包養網多少啦 03/28 09:06
KudanAkito: 你看手遊多佛心 03/28 09:19
KudanAkito: 把遊戲做成你要工作賺錢課金卻還是一點都不好玩 03/28 09:19
davidex: 八成是黑人父母 03/28 09:24
willytp97121: 體重300磅這家長提供的基因也不怎麼好吧要不要先告 03/28 09:26
willytp97121: 一下自己 03/28 09:26
wilmer: 包養真亂 03/28 09:26
hmcedamon: 這家長光是付律師費就會破產吧 03/28 09:34
meicon5566: 不會教 學人生什麼小孩 可悲 03/28 09:45
tamynumber1: 笑死 所以你幹嘛花錢買遊戲? 03/28 09:53
gametv: 先幫自己兒子報名沈重人生,找納神醫減肥吧 03/28 10:02
papertim: 告了軟和任,唯獨沒告索,484在說索不夠好玩 03/28 10:10
badlip: 演藝圈一堆包養好嗎 03/28 10:10